回乡偶书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品简介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最具感染力的乡情诗,以白描手法写尽久客归来的复杂心绪。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浓缩时空跨度,"乡音无改鬓毛衰"突显生命变迁,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通过戏剧性场景,将人生易老的慨叹转化为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全诗语言平易近人却意蕴深远,以个体经历折射时代流动,展现了盛唐人特有的旷达与感伤交融的精神气质。

创作背景

《回乡偶书》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86岁的贺知章获准辞官归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作为"吴中四士"之一,诗人离家宦游长达五十载。玄宗亲制诗送别,太子率百官饯行。作品诞生于开元盛世末期,在"归老镜湖"的荣耀背后,暗含对人生倏忽的哲学思考,反映了盛唐文人功成身退的理想人生模式与真实生命体验之间的微妙张力。

翻译注释

翻译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2)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

(4)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5)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6)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7)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8)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全文拼音版

huíxiāngǒushū
shàoxiǎojiālǎohuíxiāngyīngǎibìnmáoshuāi
értóngxiāngjiànxiāngshíxiàowèncóngchùlái

作者介绍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诗清新洒脱,尤擅绝句,代表作《咏柳》《回乡偶书》语言浅近而意境悠远。少时以文词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后官至秘书监。晚年归隐镜湖,性情旷达,与李白、张旭等交厚,为“饮中八仙”之一。诗作虽存世不多,却广为传诵,展现盛唐文人风骨。

相关推荐

七律·长征

〔近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