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一个小园儿》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上阕首五句描写作者晚年隐居之处的“山家风味”,末二句南写作者日夕饮洒、随意醉卧池塘与林间的逍遥生活。下阕转入议论,首二句写作者心中了无牵挂。次二句强调“称心如意”与前面“胸中无事”一样,末句融情于二景,寄托志向,自然收尾,韵味绵长。词中运用多种小数目,如话家常,十分亲切。同时,也透出主人公知足寡欲的人生态度。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朱敦儒被劾罢职,提举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十几年十月诏许致仕,次年仍居临海,不久退隐嘉禾(今浙江嘉兴)岩壑,这首词可能与《感皇恩·早起未梳头》同时作于退居嘉禾之后不久,写作者归隐后闲淡愉悦的田园生活。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个两三亩地的小园儿,随方位地势之所宜,随品种配搭之所宜,栽花种竹,点缀园子。槿树篱笆茅草房屋,便有了山家的风味。栽花艺竹之余,词人小具杯盘,徐图一醉。
总却世事营营,胸中没有半点挂虑,自然容易心与景浃,感受到外间景物欣然自得,好象都争先恐后来取悦于人似的。称心如意的度过余日无多的暮景。在这个人间洞天里度此余年,就好像尘世之外。
注释
(1)感皇恩: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2)随宜:按方位地势安排。
(3)旋:很快。
(4)槿篱:以槿树枝做成的篱笆。槿:槿树。
(5)趁游戏:趁机游戏人间取悦人们。
(6)洞天: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
(7)尘寰:犹尘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感皇恩·残月挂征鞍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星星空满鬓,因谁有。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唤取轻鸥伴人老。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感皇恩·蝴蝶满西园
蝴蝶满西园,啼莺无数。水阁桥南路。凝伫。两行烟柳,吹落一池飞絮。秋千斜挂起,人何处。
把酒劝君,闲愁莫诉。留取笙歌住。休去。几多春色,禁得许多风雨。海棠花谢也,君知否。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小院重帘燕飞碍。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
熟睡起来,宿酲微带。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感皇恩·和才仲西山子
千古洞庭湖,百川争注。雪浪银涛正如许。
骑鲸诗客,浩气决云飞雾。背人歌欸乃,凌空去。
我欲从公,翩然鹄举。未愿人间相君雨。
笭箵短棹,是我平生真语。个中烟景好,烦公句。
感皇恩·和气霭微宵
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东阁观梅负诗眼。
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愿从今日去,长相见。
宝幄欢浓,玉炉香软。彼此宜冬镇长健。
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告他事事底,饶一线。
感皇恩·立秋后一日有感
云月淡幽窗,黄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语。
秋来情味,便觉今宵如许。断肠杨柳苑,芙蓉浦。
青鬓易消,失颜难驻。行乐光阴水东注。
山林朝市,两地笑人返袂。伤心都付与,潘郎句。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
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教美。
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感皇恩·珠落凤凰池
珠落凤凰池,绛云如组。南国留人处延伫。
翠帘高卷,一派桐花清举。艺林开玉宇,今犹古。
应有丽鬟,含情无语。眉向檀郎舞筝柱。
欲飞双燕,弹尽六朝金缕。世间春几许,君全取。
感皇恩·雀跃拊髀行
雀跃拊髀行,推门放杖。齿缺支离未偎傍。
屠牛牧马,画个葫芦依样。涉程途圣智、生迷惘。
不识不知,如何趣向。狂屈才言又还忘。
百般呈似,种种施为俱妄。要承当的的、天真相。
感皇恩·笑咏
向晚大东风,杏花无恙。花外层楼上。怅望。
酒垆风月,一曲渭城高唱。待人人不至,空惆怅。
一晌春回,三分胆壮。葱肆邀、过访凭仗。
妍皮如许,换得绮罗新样。几年光景也,莫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