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乐清箫台

〔元代〕乔吉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

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作品简介

《水仙子 乐清箫台》是元代剧作家、散曲家乔吉创作的散曲,此曲前三句以苍龙、云卧、白鹿、碧桃、清猿等意象来营造清幽绝俗的隐居环境,后面四句以琼树、仙鹤、天风、玉笙、王乔等一系列意象来描写虽然时光变迁,表达作者寻仙访道、隐逸避世的思想。全曲驰骋想象,开合自如,通过典型意象的使用,表现起伏不平的心绪,使曲子的风格在清丽之中透出奇特不凡。

创作背景

传说周灵王太子王子晋(即王子乔)善吹箫,因为直言极谏,被废为庶人,后学道成值骑白鹤,邀游三山五岳,途经乐清,在西边山顶上垒石为台,弄箫奏乐(名箫台山),引来群鹤飞舞,兴尽,骑鹤离去。箫台山是乐清乐成得名的渊源之地,乔吉借醉卧箫台山下金溪之畔,表达寻仙访道的意愿。

翻译注释

翻译

头枕苍的青松高卧云间吹奏清箫,跨白鹿游阳春沉醉在碧桃花下,呼唤青猿在夜间拆除烧丹的炉灶。

二千年玉树苍老,海上飞来仙鹤,戴纱巾露头额天风轻拂,玉笙声在月天高高飞扬,有谁认得这位王乔。

注释

(1)苍龙:指青松。

(2)云卧:卧于云间。

(3)品:吹奏。

(4)白鹿:古人以鹿为长寿,满五百风即全身变白,称白鹿。

(5)烧丹灶:炼丹的炉灶。

(6)琼树:此神州中的仙树。

(7)纱巾岸:推起头巾,露出前额。

(8)王乔:又名王子乔,古时崇奉的神仙。

全文拼音版

shuǐxiān··yuèqīngxiāotái
zhěncānglóngyúnpǐnqīngxiāokuàbái鹿chūnhānzuìtáohuànqīngyuánchāishāodānzào
èrqiānniánqióngshùlǎofēiláihǎishàngxiānshājīnàntiānfēngshēngchuīshānyuègāoshuíshíwángqiáo

作者介绍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游寓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散曲风格清丽。明清人多以他同张可久并称为散曲两大家。论及乐府作法,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六字,对戏曲理论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散曲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乔梦符小令》三种,近人任讷辑为《梦符散曲》。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篇。所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

乔吉的诗

相关推荐

水仙子·咏江南

〔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水仙子·归兴

〔元代〕张可久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难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

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天长。

水仙子·讥时

〔元代〕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水仙子·春情

〔元代〕徐再思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

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水仙子·山斋小集

〔元代〕张可久

玉笙吹老碧桃花,石鼎烹来紫笋芽,山斋看了黄筌画。

酴醿香满把,自然不尚奢华。醉李白名千载,富陶朱能几家,贫不了诗酒生涯。

水仙子·嘲楚仪

〔元代〕乔吉

顺毛儿扑撒翠鸾雏,暖水儿温存比目鱼,碎奔忙儿垒就阳台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归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水仙子·怨风情

〔元代〕乔吉

眼前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水仙子·渡瓜洲

〔元代〕赵善庆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