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从前阅读韦应物先生的集子,有许多在滁州写的诗句。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他以焕发的文采描绘当地风土,上下求索,写尽幽深奇妙的自然景物。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你如今来主管这个州郡,诗名正好跟韦先生并驾齐驱。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你的才情像江海一样浩渺,广阔得望不到边极。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落笔宛如高高扬起的船帆,十幅帆又被顺风吹得满满涨起。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一开船就走一千里,只不过是顷刻须臾。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哪儿像普通人行舟,傍着河岸撑篙、牵缆费尽力气。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你的才情是那样高华绝世,只遗憾写作还不十分努力。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仲尼写成《春秋》一书,一字寓褒贬,宛若鞭打痛到骨髓里。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后世每个朝代都有史书,善和恶毫无遗漏。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一一载入典籍你能洞察事物,分辨体式类别,就像明镜照出丑妇和美女。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刚直的言辞让鬼魅吓破了胆,深寓褒贬的诗句使奸人悲伤战栗。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不去描写儿女的相思恋情,不去创作风花雪月的诗句。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只须保存上古的礼法、准则,好坏是非不容混同一体。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哪儿会求取一时的声誉,应该期望千载以下的知己。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当地还有美味的食物,可以奉养老母和亲戚。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麏麋。
山中采摘来竹笋、蕨菜,想吃野味就把麋鹿猎取。
鲈脍古来美,枭炙今且推。
切细的鲈鱼自古就认为非常鲜美,如今且把烧熟的山禽肉当成美味。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夏天的果实又是那样繁多,每一种以前就很诱人食欲。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水中的菱藕之类有尖有圆,枝头果子有青有红在那树林里。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这些东西足以提供宴饮的欢乐,使你能够安心居住在此地。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切莫一心想北归返回京都,我这番话并不是狂言痴语。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洗去尘俗的烦恼要用佛家的净水,膏脂才能够洗尽污秽油腻。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我说的话就如饮食一样重要,远远地寄上望你深深记在胸臆。
注释
(1)韦公:指中唐诗人韦应物(737-789),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三卫郎,吏部员外郎,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十卷。以田园山水诗著称。
(2)烂熳:焕发,此指文采焕发。
(3)风土: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4)穷幽奇:谓写尽幽深奇妙的自然景物。
(5)比:犹言“如”、“似”。
(6)寻常:指寻常人,一般人。
(7)行舟舻:即行舟。舻:船。
(8)恨:遗憾。
(9)不勇为:谓欧公写作尚不够多。
(10)仲尼:孔子(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11)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12)切体类:深入事物的体式、类别。
(13)嫫:嫫母,古代传说中的丑女,黄帝时人。
(14)施: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后常用作绝色美女的代称。
(15)直辞:刚直的言辞。
(16)微文:意含褒贬的文字。
(17)奸魄:指奸佞之人。
(18)先王法:犹言上古的礼法、法则。
(19)甘脆:美味的食物。
(20)亲慈:指母亲。
(21)蕨:菜名,嫩叶可食。又名拳菜、紫蕨。
(22)野膳:犹言“野味”。膳:所食之物。
(23)麏:兽名,指獐子。
(24)麋:兽名,麋鹿,鹿类。
(25)脍:细切为脍。
(26)枭炙:泛指野禽肉。枭:猛禽,昼潜夜出,俗称猫头鹰。通“鸮”。炙:烧烤的肉。
(27)推:推赏。
(28)细:谓种类繁多。
(29)水实:指菱藕之类。
(30)青红:指桃、杏、梨等水果。
(31)慎勿:切勿。
(32)北来:指返回京都。
(33)净:指佛教所用净水,能洗去尘俗之虑。
(34)垢:污秽。
(35)脂:油脂。
(36)饮食:意谓和饮食一样重要、不可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