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注释
(1)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2)拣:挑选、选择。
(3)长条:指长柳条。
(4)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
(5)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1)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2)拣:挑选、选择。
(3)长条:指长柳条。
(4)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
(5)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柳梢春光"的鲜活意象开篇,通过"折柳插楼"的动作细节,将自然春色引入人间酒肆;后两句以"寒食"民俗对应"村歌社舞",在俚俗风情中发现诗意。全诗语言明快如话,在简净白描中展现江南市井的生机,典型体现诚斋体"死蛇解活"的灵动特质。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