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一·早出阜城马上作

〔明代〕文徵明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

清时自得闲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

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作品简介

《早出阜城马上作》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征明的《游西山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值得注意的是,《游西山诗十二首》不仅仅是组诗,更是作者文征明的一本行书诗册。作者不仅写诗,而且书法绝佳。他将自己的这十二首诗歌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汇编成册,称之为《游西山诗十二首》。

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在春天的早晨到阜阳城外游玩的所见所感。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和朋友约定,去城西散心,陶冶情操。我迎着春风,直接去往承明。

我任职一个闲官,所以每天都清闲自得。像这样美好的天气,又有如此快乐的事情,很少有这样两种美事同时存在的时候。

视线越过马首,远处一片春光,到处可见刚刚发芽的柳枝。烟气中的佛寺传来阵阵钟声。

到处都是漫长的岔路,那又怎么样呢。何须停马问路呢。就姑且向着那白云深处继续前行吧。

注释

(1)年光:春光。

(2)兰若: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全文拼音版

yóu西shānshīshíèrshǒu····zǎochūchéngshàngzuò
yǒuyuēchéng西sànqíngchūnfēngchuòzhíxiàchéngmíng
qīngshíxiánguānwèishèngnánnéngshìbìng
shǒuniánguāngxīnliǔyānzhōnglányuǎnzhōngshēng
yōuyōuwènqiěxiàngbáiyúnshēnchùxíng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一作「文征明」,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德末,嘉靖初,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三年即辞归。以书画名世,工行草,尤精小楷;擅山水,亦擅花卉人物,从学者甚众,遂成“吴门画派”,后人将其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诗文词均精粹,唯为画名所掩。著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诗

相关推荐

游后湖赏莲花

〔五代〕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游终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游泰山六首·其六

〔唐代〕李白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游西山小记

〔明代〕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游虎丘小记

〔明代〕李流芳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游黄华山

〔金代〕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