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唐代〕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作品简介

《山居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咏怀诗,此诗主要是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心态写照,写出了生活的惬意,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欣赏,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传神地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创作背景

《山居即事》这首即事诗是即事感慨。诗人即何事而作此诗,已经难以得知,但诗人的落寞感清晰地通过诗句传达出来。诗人似乎在通过描写山景,隐喻一些山居以外的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寂寞地关上柴门,广阔又模糊的远方夕阳落下。

鹤鸟们几乎在每棵松树上都安了巢,贫寒之家少有客人到来。

绿竹深处新开的粉花若隐若现红莲的旧花瓣渐渐落下。

渡头上逐渐热闹起来了,是船家们劳作了一天后唱着歌归来了。

注释

(1)寂寞:寂静无声,沉寂。

(2)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3)落晖:夕阳,夕照。晖:阳光。

(4)鹤巢:巢为动词,作栖宿解,不是名词“窝”的意思。

(5)荜门:用荆竹树枝编制的门,又称柴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用来形容贫寒人家。

(6)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

(7)故衣:指莲花败叶。

(8)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9)烟火:指炊烟。一作“灯火”。

(10)采菱:采集菱角。《采菱行》是乐府清商曲名,后亦被用来泛指船歌小调等民间歌曲。

全文拼音版

shānshì
yǎncháifēicāngmángduìluòhuī
cháosōngshùbiànrén访fǎngmén
绿zhúhánxīnfěnhóngliánluò
tóuyānhuǒchùchùcǎilíngguī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山坡羊·未央怀古

〔元代〕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山中闻杜鹃

〔宋代〕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处归,何用多言伤我情!

山石

〔唐代〕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行

〔唐代〕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坡羊·朝三暮四

〔元代〕乔吉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山中独吟

〔唐代〕白居易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