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唐代〕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创作背景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686),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687)。

翻译注释

翻译

北方吹动渤海边树木,满目萧条边地已深秋。

哨亭上是哪家的子弟,悲声发自月光下岗楼。

自称从幽燕来此异地,束发成人就离家远游。

探得红丸杀过公府官,手执利剑报过私家仇。

躲避仇家来到渤海上,从军服役将边城防守。

故乡遥远在三千里外,辽河水依旧悠悠长流。

每每痛恨契丹兵来犯,常常替中国忍辱蒙羞。

哪知将军身经七十战,直到白头还未曾封侯!

注释

(1)海:此指渤海。

(2)亭:亭堠,岗楼哨所。

(3)白刃:锋利的刀。刃:一作“日”。

全文拼音版

gǎnshīsānshíshǒu··sānshí
shuòfēngchuīhǎishùxiāotiáobiānqiū
tíngshàngshuíjiāziāiāimíngyuèlóu
yányōuyànjiéshìyuǎnyóu
chìwánshāgōngbáirènbàochóu
chóuzhìhǎishàngbèibiānzhōu
xiāngsānqiānliáoshuǐyōuyōu
měifènbīngchángwèihànguóxiū
zhīshízhànbáishǒuwèifēnghóu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感遇·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二

〔唐代〕陈子昂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感遇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