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塞鸿高

〔宋代〕晏殊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作品简介

《更漏子·塞鸿高》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词写秋日一次歌舞酒宴。上片写秋日亦有好的景致,塞鸿高飞,秋露滋润,银河清浅,一幅高远爽朗的景象。人生苦短,盛年难久,下片写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嘉宾,自然要设宴开怀欢饮。酒宴上还有美女演奏宝筝,拍碎檀板,罗袖起舞,劝酒助兴。词人劝说宾客,要尽情饮酒,哪怕醉倒在现场。人生有许多离别的痛苦,趁眼前欢聚,就该及时行乐。此词风格明快、简洁、清新、自然,毫无矫饰之态,更无绮靡之语,引用前人成句,不露斧凿之痕,技巧相当高妙。

翻译注释

翻译

鸿雁高飞准备去南方过冬,清冷的露水晶莹,天上银河隐约可见。难得好友相聚,让我们舒展愁眉,珍惜时光。人的青春年华能有多久呢。

歌女们调弦弹筝,长袖善舞,富于节奏的乐曲声在饰有彩画的厅堂里回响。在这个欢乐的宴会上,让我们尽情畅饮。人生难相聚,易别离啊。

注释

(1)塞鸿:边塞飞来的鸿雁。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2)仙露:秋天露水的美称。汉武帝曾以铜铸仙人擎盘承接天上降下的甘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为这样可以成仙。故称露水为仙露。

(3)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

全文拼音版

gēnglòu··sài鸿hónggāo
sài鸿hónggāoxiānmǎnqiūyínqīngqiǎnfénghǎoqiěkāiméishèngniánnéngshí
bǎozhēngtiáoluóxiùruǎnpāisuìhuàtángtánbǎnjìnzuìtuīrénshēngduōbié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其词雍容典雅,语言清丽,开创北宋婉约词风,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等含蓄蕴藉。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词作多写闲雅生活与微妙情思,工于造境,王国维评其“昨夜西风凋碧树”为“诗人之境界”。

晏殊的诗

相关推荐

更漏子·菊花残

〔宋代〕晏殊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送孙巨源

〔宋代〕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更漏子·背江楼

〔唐代〕温庭筠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更漏子·柳丝长

〔唐代〕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钟鼓寒

〔唐代〕韦庄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更漏子·春夜阑

〔五代〕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更漏子·相见稀

〔唐代〕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雪藏梅

〔宋代〕晏殊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