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该诗创作于晚唐党争时期,借闺情题材隐喻政治现实与人性困境。全诗通过“红露花房”“黄蜂紫蝶”等意象婉曲叙事,描绘女子与丈夫同衾时梦会情人的场景,打破传统闺怨诗伤春怀远的主题框架。前两句以花卉生态暗喻情感纠葛,后两句通过“春窗一觉风流梦”揭露婚姻中的认知隔阂,形成梦境与现实的张力冲突。学者解读存在分歧:冯浩视其为直白艳情之作,施蛰存则认为暗寓人际难以相知的普遍困境。诗中承袭李商隐一贯的隐晦风格,将政治讽喻融于闺情叙事,其“托物言情”手法与《无题》系列一脉相承。
闺情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花瓣含露如红房,花蕊酿蜜如蜂巢,黄蜂与紫蝶,在花间上下翻飞,姿态各异,情意缠绕。
春日窗下,一场小睡中做起了旖旎的春梦,可惜啊,这梦境,连共枕的夫君也无从知晓。
注释
全文拼音版
闺情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二首·其一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闺怨二首·其二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违。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闺怨篇·其一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