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歌起处》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一首小令词。此词以江南水乡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明丽动人的渔乡晚景图。首句“歌起处”以声引景,点出渔歌悠扬的意境;“斜日半江红”化用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之句,绘出夕阳染江的绚烂。后两句对仗工巧,“柔绿篙”与“淡黄衫”色彩相映,“梅子雨”和“藕丝风”细腻传达江南初夏的温润气息。末句“家在五湖东”以超然之笔收束,将画面融入烟波浩渺的归处,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悠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词对唐宋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忆江南·歌起处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歌声响起的地方,夕阳把半江江水染成通红。翠绿的竹篙沾着梅子黄时的细雨,淡黄色的衣衫适宜抵挡如藕丝般轻柔的微风。我的家就在太湖的东边。
注释
(1)篙:竹篙。
(2)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3)耐:宜、适宜。
(4)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5)五湖:指太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望江南·重阳日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淹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望江南·幽州九日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忆江南·江南柳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忆江南·衔泥燕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望江南·春睡起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望江南·江南月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望江南·莫攀我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忆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