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歌起处

〔明代〕王世贞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作品简介

《忆江南·歌起处》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一首小令词。此词以江南水乡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明丽动人的渔乡晚景图。首句“歌起处”以声引景,点出渔歌悠扬的意境;“斜日半江红”化用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之句,绘出夕阳染江的绚烂。后两句对仗工巧,“柔绿篙”与“淡黄衫”色彩相映,“梅子雨”和“藕丝风”细腻传达江南初夏的温润气息。末句“家在五湖东”以超然之笔收束,将画面融入烟波浩渺的归处,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悠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词对唐宋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翻译注释

翻译

歌声响起的地方,夕阳把半江江水染成通红。翠绿的竹篙沾着梅子黄时的细雨,淡黄色的衣衫适宜抵挡如藕丝般轻柔的微风。我的家就在太湖的东边。

注释

(1)篙:竹篙。

(2)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3)耐:宜、适宜。

(4)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5)五湖:指太湖。

全文拼音版

jiāngnán··chù
chùxiébànjiānghóngróu绿gāotiānméidànhuángshānnàiǒufēngjiāzàidōng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并称"王李",主盟文坛二十年,倡导"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著述宏富,诗文合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达四百余卷,另有《艺苑卮言》提出系统文学理论。史学著作《弇山堂别集》保存大量明代史料。虽文学主张偏重复古,但晚年有所修正,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堪称明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

相关推荐

忆江南三首

〔唐代〕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望江南·重阳日

〔宋代〕康与之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淹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望江南·幽州九日

〔元代〕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忆江南·江南柳

〔宋代〕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春睡起

〔宋代〕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望江南·江南月

〔宋代〕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