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说书

〔明代〕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作品简介

《柳敬亭说书》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小品文。文中第一段具言说书定例,须提前十日下定,常不得空,为下文进步突出柳氏“行情”预作铺垫;第二段详叙作者耳闻目见柳氏说书之情景,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只拣“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一例集中刻画;第三段乃概述柳氏一般的行艺风度,即讲态,绝非做买卖似地只图了事,而是以一种严肃自重的态度对待说书,注意听说双方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及艺术效果。文章记人记事传神感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活泼简洁。

创作背景

柳敬亭是江苏泰州人,自幼流落江湖,在江南一带以说书为生,名气甚大,声望颇高。他曾主张改良政治,以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柳敬亭的一生经历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吸引了众多文人史家为其立传。张岱在明亡之后,满怀故国情思,记述下了这位故国人物。

翻译注释

翻译

南京有个柳麻子,人长得黑黑的,满脸的疤痕痘印,神态悠闲,体形像土木一样消瘦恬然。柳麻子善于说书,一天说一次书,要价一两银子。要在十天之前就要写给他送来请帖和定金,并约好时间,他还常常不得空闲。

南京当时有两个走红的人:一是王月生,另一个就是柳麻子。我听柳麻子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的说白,与小说文本出入很大。

他对人物场景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却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声音洪亮如钟,说到关键处,叱咤叫喊的声音像汹涌的浪涛,把整个屋子都要冲破。武松到店里打酒,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忽然他猛地大吼一声,店里空的缸和瓮都嗡嗡作响,振聋发聩。平淡之处都如此绘声绘色,他说书的细微之至可以窥见一斑。

主人一定要屏住呼吸,安静地坐下来听他说书,他才开讲。只要看见下面稍微有人窃窃私语,听书的人打呵欠、伸懒腰、脸上有疲倦之色的,他就不说,所以不能勉强他。

每次到了三更半夜,他擦拭桌子,剔亮灯芯,用白瓷盏静静地喝茶,缓缓开口道来。他说话的快慢轻重,吞吐抑扬,都是十分合情合理,深入人物和场景的精髓之处。把这世上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听柳敬亭说书,恐怕他们都要惭愧地咬舌自尽了。柳麻子相貌奇丑,但是他口齿伶俐,目光犀利,衣服干净舒爽,简直和王月生一样婉丽秀美,所以他们的行情正好相等,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注释

(1)柳敬亭:明末著名说书艺人。本姓曹,名遇春,号敬亭,人称柳麻子。

(2)黧黑:面色黄黑。

(3)疤癗:疤痕。

(4)悠悠忽忽:随随便便。

(5)土木形骸:将自己的形体视作土木,意即不肯修饰。

(6)书帕:包着书和礼金的帕子。

(7)下定:下定金。

(8)王月生:当时著名的歌妓。

(9)白文:当时说书分大书和小书两种,大书有说无唱,小书说兼唱。柳敬亭说的是大书,故称白文。

(10)找:不足的地方加以夸张。

(11)截:对松散冗长的地方加以删除。

(12)?夬:形容声音浑厚。

(13)謈:大叫。

(14)闲中著色:在一般人不注意处加以渲染。

(15)掉舌:动舌,表示开始说书。

(16)呫哔:低声细语。

(17)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18)丙夜:三更时,即23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

(19)素瓷:洁白的瓷杯。

(20)说书:指说书人。

(21)齰舌:咬着舌头不说话,指羞愧。

(22)口角波俏:指口齿伶俐。

(23)婉娈:美好。

全文拼音版

liǔjìngtíngshuōshū
nánjīngliǔzihēimǎnmiànlěiyōuyōuxíngháishànshuōshūshuōshūhuídìngjiàliǎngshíqiánxiānsòngshūxiàdìngchángkōng
nánjīngshíyǒuliǎngxíngqíngrénwángyuèshēngliǔzishìtīngshuōjǐngyánggāngsōngbáiwénběnchuán
miáoxiěhuàwēiháorányòuzhǎojiégànjìngbìngláodāo??guàishēngzhōngshuōzhìjīnjiéchùchìzhàjiàohǎnxiōngxiōngbēngsōngdàodiànjiǔdiànnèirénhǒudiànzhōngkōnggāngkōngjiēwèngwèngyǒushēngxiánzhōngzhewēizhì
zhǔrénpíngjìngzuòqīngěrtīngzhīfāngdiàoshéshāojiànxiàréntièěrtīngzhěqiànshēnyǒujuànzhéyánqiáng
měizhìbǐngshìzhuōjiǎndēngjìngkuǎnkuǎnyánzhīqīngzhòngtūnyángqíngjīnzhāishìshàngshuōshūzhīěrér使shǐzhītīngshéliǔmàochǒuránkǒujiǎoqiàoyǎnliútiánjìngzhíwángyuèshēngtóngwǎnluánxíngqíngzhèngděng

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于仕宦世家,早年过着富裕的生活,喜爱游山玩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见大势已去,才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诣高,体裁广,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间口语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

张岱的诗

相关推荐

柳营曲·江上烟艇闲

〔元代〕查德卿

江上烟艇闲,雨蓑乾,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

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柳枝·江南岸

〔宋代〕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柳梢青·锦样江山

〔明代〕张煌言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柳梢青·岸草平沙

〔宋代〕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代〕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柳州罗池庙碑

〔唐代〕韩愈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曰:“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

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曰:“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

莫不忖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柳梢青·病酒心情

〔宋代〕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