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之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作品简介

《秋胡行二首》是三国时期魏国君主曹丕所作的一首四言古风组诗,《秋胡行二首·其一》阐释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翻译注释

翻译

尧信任舜舜任用禹,后者应当如何继续?

聚来百兽轻快跳舞,吸引凤凰奉献容仪。

能得人心天下安定,失掉人心国家危机。

惟有贤人了解贤人,探得人心确属不易。

写诗作歌传达心声,真诚不可轻易丢弃。

鸣条伐夏商汤获胜,万种因素均以备齐。

既和天理又通民意,福从天降不必怀疑。

注释

(1)来仪:来舞而有容仪。

(2)鸣条:地名,又叫高侯原。相传商汤伐夏时,在此地战败夏桀。

(3)明德:光明之德,美德。

(4)通灵:通于神灵。

全文拼音版

qiūxíngèrshǒu··
yáorènshùndāngwèi
bǎishòufènghuánglái
rénānshīzhīwēi
wéixiánzhīxiánrénzhī
yǒngyánchéng
míngtiáozhīwànquán
míngtōnglíngjiàngtiān

作者介绍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文学家。曹操次子,建安文学组织者。其《典论·论文》是中国首部文学批评专著,"文人相轻"之论影响深远。诗歌《燕歌行》为现存最早完整七言诗,《杂诗》等情感真挚。擅长书信体散文,与吴质等往来书札文笔优美。编《皇览》开类书先河。虽在位仅七年,但确立九品中正制,影响中国选官制度数百年。

曹丕的诗

相关推荐

秋雨叹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日杂感

〔明代〕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秋日东郊作

〔唐代〕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