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流人水调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写客中听筝所引起的伤感。起句即景传情,次句点醒题面,三句想象渲染,结句将“鸣筝”、“客心”和“千重万重雨”绾结为“泪痕深”,用思深刻,遂使全诗浑融含蓄。全诗意境凄清,蕴含深刻,颇有艺术感染力。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听流人水调子》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份未知。大约是王昌龄晚年遭贬赴龙标贬所(今湖南黔阳)途中,偶听筝乐引起思绪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月下一叶孤舟独对枫林,吩咐弹奏鸣筝以排遣客情。
山岭笼罩着万千重雨雾,断弦好像要将山雨收作泪痕。
注释
(1)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2)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3)分付:分别付与。
(4)岭:大庾岭,在今湖南、广东交界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邻妓诗
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
飞华瑶翠幄,扬芬金碧杯。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听晓角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听莺阁
春催金谷晓,一望百花齐。
不作辽西梦,从渠著意啼。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听雨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
听宫莺
春树绕宫墙,宫莺啭曙光。
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
游人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