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桃次韵

〔明代〕王守仁

雪里桃花强自春,萧疏终觉损精神。

却惭幽竹节逾劲,喜看寒梅骨自真。

遭际本非甘冷淡,飘零须信委风尘。

从来此事还希阔,莫怪临轩赏更新。

作品简介

《雪中桃次韵》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赞美了风雪中桃花的顽强、竹子的挺拔刚劲、梅花的硬骨铮铮,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咏赞,正是作者在遭遇贬谪后,在蛮荒的龙场能够逆境奋争,最终功德圆满的真实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在风雪中的桃花勉强表达着春的信息,但枝叶萧条终久是损精劳神。

看见竹子在风雪中挺拔刚劲的气节好令人惭愧,这时才相信寒冬里的梅花确实是硬骨铮铮。

现在遭到这样的境遇并非是甘于冷淡,四处飘零是要托身于风尘。

这样的事从来就不是很多,不要奇怪临近房子赏景会倍觉新奇。

注释

(1)强自春:指桃花勉强打起精神表示春景。强,勉强。

(2)希阔:稀少。

全文拼音版

xuězhōngtáoyùn
xuětáohuāqiángchūnxiāoshūzhōngjuésǔnjīngshén
quècányōuzhújiéjìnkànhánméizhēn
zāoběnfēigānlěngdànpiāolíngxìnwěifēngchén
cóngláishìháikuòguàilínxuānshǎnggèngxīn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雪谗诗赠友人

〔唐代〕李白

嗟予沈迷,猖獗已久。

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庶存不朽。

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月出致讥,贻愧皓首。

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白璧何辜,青蝇屡前。

群轻折轴,下沉黄泉。

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泥沙聚埃,珠玉不鲜。

洪焰烁山,发自纤烟。

苍波荡日,起于微涓。

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

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

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擢发赎罪,罪乃孔多。

倾海流恶,恶无以过。

人生实难,逢此织罗。

积毁销金,沈忧作歌。

天未丧文,其如余何。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

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汉祖吕氏,食其在傍。

秦皇太后,毐亦淫荒。

螮蝀作昏,遂掩太阳。

万乘尚尔,匹夫何伤。

辞殚意穷,心切理直。

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子野善听,离娄至明。

神靡遁响,鬼无逃形。

不我遐弃,庶昭忠诚。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代〕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雪夜感怀

〔清代〕吴殳

酒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

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海外更无奇事报,国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