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四首·其二

〔唐代〕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作品简介

《竹枝词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前两句写哀怨如泣的《竹枝》歌声时断时续,打破了夜静空山的沉寂,同时问这幽怨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问语说,不直接道出,发人思索,而更觉沉痛可伤。第三句谓这《竹枝》怨歌并非独唱,而是“蛮儿巴女齐声唱”。恋儿巴女,当时对湖北、四川一带男女青少年的一种称谓,因古时称楚国为荆蛮、四川为巴蜀。这齐声所唱之怨歌,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听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诗人喟叹云: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上首借景寓悲,这里则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倾怀而诉,不嫌直致。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形同谪居。唐朝统治阶级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生活痛苦。诗人此时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通过写唱《竹枝词》,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绪,也表露了诗人苦闷细心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竹技》曲调苦怨究竟是把谁怨?夜静山空里歌声时续又时断。

巴楚的青年男女齐声来歌唱,愁杯了江楼里的忠州病长官。

注释

(1)歇:停止,消止。

(2)蛮儿巴女:指湖北、四川之间的青年男女。蛮:古时称楚因为荆蛮,称四川为巴蜀。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

(3)杀:形容程度很深。

(4)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自指,当时作者任忠州刺史。

全文拼音版

zhúzhīshǒu··èr
zhúzhīyuànyuànrénjìngshānkōngxiēyòuwén
mánérshēngchàngchóushājiānglóubìng使shǐjūn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竹枝词九首(并引)

〔唐代〕刘禹锡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竹轩诗兴

〔宋代〕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代〕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