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秦〕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作品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翻译注释

翻译

孟子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古代的君王有怜恤别人的心,这才有怜恤别人的政治。用怜恤别人的心去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玩弄东西那样简单。

所以说人们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譬如说,现在有人忽然看见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都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并不是为了和小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间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不算人;没有羞耻之心,不算人;没有辞让之心,不算人;没有是非之心,不算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如同他有四肢。有这四种萌芽而自称不能行善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王不能行善的人,是残害君王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萌芽在身上的人,就该懂得把它们都扩充起来,就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流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安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那就连父母都侍奉不了。

注释

(1)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2)乍:突然、忽然。

(3)怵惕:惊惧。

(4)恻隐:哀痛,同情。

(5)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

(6)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7)端:开端,起源,源头。

(8)我:同“己”。

(9)然:同“燃”。

(10)保:定,安定。

全文拼音版

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
mèngyuē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xiānwángyǒurěnrénzhīxīnyǒurěnrénzhīzhèngrěnrénzhīxīnxíngrěnrénzhīzhèngzhìtiānxiàyùnzhīzhǎngshàng
suǒwèi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zhějīnrénzhàjiànjiāngjǐngjiēyǒuchùyǐnzhīxīnfēisuǒjiāozhīfēisuǒyāoxiāngdǎngpéngyǒufēishēngérrán
yóushìguānzhīyǐnzhīxīnfēirénxiūzhīxīnfēirénràngzhīxīnfēirénshìfēizhīxīnfēirényǐnzhīxīnrénzhīduānxiūzhīxīnzhīduānràngzhīxīnzhīduānshìfēizhīxīnzhìzhīduānrénzhīyǒushìduānyóuyǒuyǒushìduānérwèinéngzhězéizhěwèijūnnéngzhězéijūnzhě
fányǒuduānzhězhījiēkuòérchōngzhīruòhuǒzhīshǐránquánzhīshǐgǒunéngchōngzhībǎohǎigǒuchōngzhīshì

作者介绍

孟子(前372—前289年),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的诗

相关推荐

人月圆·春日湖上

〔元代〕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人月圆·为细君寿

〔元代〕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人间词话·第三十四则

〔近代〕王国维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人间词话·第十七则

〔近代〕王国维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第五十九则

〔近代〕王国维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人间词话·第二十二则

〔近代〕王国维

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 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人间词话·第三十一则

〔近代〕王国维

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词中惜少此二种气象,前者唯东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