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作品简介

《发后渚》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别家上路时的情景。次六句为第二部分,写途中所见景物及自己主观心情随客观景物之变化而变化的心理活动。接下去两句为第三部分,是前两部分的一个小结,写作者因岁月消磨而惊恐。最后两句为第四部分,通过琴音来表达作者的一腔心事。这首诗结构别致,遣词造句古奥苍劲。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临川王刘义庆由江州徙刺南兖州,镇广陵。作为刘义庆的幕僚国侍郎,鲍照先从义庆还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从后渚出发后,一路上的见闻令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发后渚》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注释

(1)后渚: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2)始:初。

(3)方:将。

(4)背:离开。

(5)凉埃:尘埃。

(6)皋:水边的高地。

(7)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

(8)修樾: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9)孤光:指日光。

(10)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11)结:聚集。

(12)华志:美好的志愿。

(13)分:分散,消失。

(14)韶颜:美好的容颜。

(15)节:节序。

(16)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

(17)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全文拼音版

hòuzhǔ
jiāngshàngzǎohánzhòngqiūshǐshuāngxuě
cóngjūnliángfāngdōngjiābié
xiāotiáobèixiāngxīnchuàngqīngzhǔ
liángāihuìpínggāofēicháoyǐnxiūyuě
guāngpáihuáikōngyānshìshēngmiè
suíqiánfēngyuǎnzhúhòuyúnjié
huázhìfēnchíniánsháoyáncǎnjīngjié
tuīqínsāntànshēngwèijūnduànjué

作者介绍

鲍照(414—466),字明远,南朝宋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以乐府见长,风格雄健奔放,《拟行路难》开创七言歌行新风。代表作《芜城赋》以骈文写兴亡之叹,被誉为六朝名篇。因任临海王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死于乱军之中。鲍照诗风雄健奇崛,对后世李白、杜甫等影响深远,是南朝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重要作家。

鲍照的诗

相关推荐

发宜兴

〔宋代〕曾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发商水道中

〔宋代〕陈与义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技。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发潭州

〔唐代〕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

〔南北朝〕谢灵运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发白马

〔唐代〕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发阆中

〔唐代〕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