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嘉州

〔宋代〕苏轼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作品简介

《初发嘉州》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离乡赴京途中。此诗以嘉州(今四川乐山)启程为起点,通过“西风猎画旃”“锦水细不见”等意象勾勒出行色苍茫的江景,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前途的浩茫之感。后四句笔锋转向旷达,以“奔腾过佛脚”(指乐山大佛)的壮阔江流和“钓台暮烟”的静谧之景相映衬,尾句“久立水潺潺”以流水潺潺收束,暗喻人生奔涌向前。全诗语言简净而意境雄浑,融合羁旅情思与山水悟道,体现了苏轼早期诗风中豪逸与沉郁的交织。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晨出发的击鼓声阗阗响,西风掠过画旗。

故乡随着船儿的飘荡已渐行渐远了,要去的方向浩然无边际。

岷江支流的锦江遥远看不见,阳山与青衣江水清澈可爱。

三江合流从弥勒大佛脚下奔腾而过,浩浩荡荡造就广阔平坦之地。

乡村集市有一参禅之僧,寻觅于傍晚烟霭笼罩的钓鱼台上。

他定是应约先期到达了,并已久久伫立在流水潺潺的钓鱼台上。

注释

(1)阗阗:众多、旺盛的样子。

(2)画旃:同“毡”,古代画旗。

(3)锦水:即锦江 。

(4)蛮江:指四川 青衣江。

(5)旷荡:空阔宽广;广大。

(6)平川:广阔平坦之地。

(7)野市:乡村集市。

(8)禅客:佛教语。

(9)暮烟:意思是傍晚的烟雾。

(10)潺潺:意思是指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chūjiāzhōu
zhāotiántián西fēnglièhuàzhān
xiāngpiāoyuǎnwǎnghàobiān
jǐnshuǐjiànmánjiāngqīnglián
bēnténgguòjiǎokuàngdàngzàopíngchuān
shìyǒuchándiàotáixúnyān
xiāngdìngxiāndàojiǔshuǐchánchá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初去郡

〔南北朝〕谢灵运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授拾遗

〔唐代〕白居易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