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清代〕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作品简介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表达了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下片则径自写怀,结处说加倍地写出词人的无聊。全词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词人内心的寂寞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一首《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

翻译注释

翻译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注释

(1)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2)花铃:即护花铃。

(3)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全文拼音版

tàichángyǐn··wǎnláifēnghànhuālíng
wǎnláifēnghànhuālíngrénzàishāntíngchóukāntīnggèngquánshēngshēng
píngzōngliáoxīnshuíshuōduōqíngmèngfēnmíngyòucuījiàomèngxǐng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太常引·呈昌甫

〔宋代〕韩淲

随风和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细看得、花如剪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阴道回。

太常引·为王同知寿

〔元代〕王恽

雍容诗礼冠时髦。都忘却,贵人骄。横槊见英标。道勇似、当年嫖姚。

默含万动,德尊一府,歌寿听民谣。绿鬓映金貂。尽千尺、青松后雕。

太常引·送郭复斋

〔元代〕刘忠之

少年南北快飞腾。身到处,有佳声。甓社化才行。

又出使、余杭故城。

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系去留情。何处望双旌。

泛千里、孤舟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