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孤舟

〔宋代〕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作品简介

《野水孤舟》是宋代诗人梁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尾联两句承接上联,以海鸥不惊比喻与世无争的隐士,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怀的决心。

创作背景

《野水孤舟》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详,从诗的内容和语气判断,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翻译注释

翻译

骤雨过后,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

与外界隔绝的孤州整天没有来客造访,唯有一叶小舟孤独地栓在垂杨的岸边。

本想乘舟渡河,但门前的水势有增无减。

只好袖手归来,栖迟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

注释

(1)迷漫:布满、充满。

(2)孤洲:孤独的水中高地。

(3)尽日:整天。

(4)主人:诗人自称。

(5)坐见:徒然看着。

(6)浮沈:即“浮沉”,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全文拼音版

shuǐzhōu
qiáncūnguòliúluànxíngmàndōujiānduàn
zhōujìnshǎorénláixiǎozhōuzàichuíyángàn
zhǔrénkōngyǒuchuānxīnzuòjiànménqiánshuǐshēn
xiùshǒuguīláimáoxiàrènōuniǎochén

作者介绍

梁栋(1242—1305),字隆吉。生于鄂州,后迁居镇江(今属江苏)。度宗咸淳四年(1268)进士,选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其诗含蓄蕴藉,寄兴深远,如《四禽言》《黄葵》《金陵三迁有感》等。词存三首。有《隆吉诗钞》一卷传世。生平事迹见《明程敏政‘宋遗民录》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一五。

梁栋的诗

相关推荐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宋代〕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野步

〔清代〕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野田黄雀行

〔唐代〕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野望

〔唐代〕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野田黄雀行

〔两汉〕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老歌

〔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野老

〔唐代〕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野池

〔唐代〕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