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其六

〔魏晋〕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注释

(1)行止:行为举止。

(2)端:种,类。

(3)苟:如果。

(4)相形:互相比较。

(5)雷同:人云亦云,相同。

(6)毁誉:诋毁与称誉。

(7)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8)达士:贤达之人。

(9)尔:那样。

(10)咄咄:惊怪声。

(11)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

(12)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饮酒二十首·其六拼音版

yǐnjiǔèrshíshǒu··liù
xíngzhǐqiānwànduānshuízhīfēishì
shìfēigǒuxiāngxíngléitónggònghuǐ
sānduōshìshìěr
duōduōzhōngqiědāngcónghuáng

作品简介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饮酒二十首·其九

〔魏晋〕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二十首·其四

〔魏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二十首·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其十

〔魏晋〕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魏晋〕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饮酒二十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