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宋代〕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作品简介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是南宋词人吕本中所写的一首词。该篇为重阳旅途即景抒感之作。上片描写途中所见,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厚的情感。下片抒发怀念中原故土之情,将自己内心的凄凉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全词意境凄清,情景交融,结拍两句言浅意深,有时代感,不同于一般的羁旅行役之作。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北宋灭亡之后,吕本中和宋朝大批官员文人一样被迫避乱南渡。羁旅途中适逢重阳佳节,词人的心头顿时涌上复杂的感受,于是写下《南歌子·驿路侵斜月》这首低沉哀婉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斜月照着驿路,清晨寒霜铺在溪桥上。矮矮的篱笆边,只有一枝快要枯萎的黄色菊花孤零零地开放,此时我正是在乱山深处独自度过重阳。

躺在旅舍的枕头上原本就无法入梦,阵阵凄清的更鼓声显得夜晚更加漫长。人们只说江东的风光秀丽美好,不说中原之思心情顿时转为凄凉。

注释

(1)驿路:有驿站的大道。

(2)重阳: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3)元:同“原”,原本。

(4)寒更:寒冷的夜晚,觉得更漏更长。

(5)江左:指东南地区。

全文拼音版

nán··驿qīnxiéyuè
驿qīnxiéyuèqiáoxiǎoshuāngduǎncánzhīhuángzhèngshìluànshānshēnchùguòchóngyáng
zhěnyuánmènghángēngměichángzhǐyánjiāngzuǒhǎofēngguāngdàozhōngyuánguīzhuǎnliáng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学者称东莱先生。少以荫补入仕,历任济阴县主簿、大名府帅司干办官、枢密院编修官等职。与秦桧相善。北宋末,因病请祠,以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六年(1136年),特赐进上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文章典雅,长于史学,其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绍兴八年(1138年),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因受赵鼎器重,遂忤秦桧。未几,遭弹劾奉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徙居婺州以终。后赐谥文清。著有《东莱诗集》等。

吕本中的诗

相关推荐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宋代〕辛弃疾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南歌子·寓意

〔宋代〕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歌子·湖景

〔宋代〕苏轼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宋代〕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五代〕李煜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宋代〕苏轼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