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注释
(1)伏波:指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
(2)定远:指汉代的定远侯班超。
(3)遣:使,让。
(4)只轮:战的一只轮子。
(5)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
(6)一箭射天山:用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典故。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1)伏波:指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
(2)定远:指汉代的定远侯班超。
(3)遣:使,让。
(4)只轮:战的一只轮子。
(5)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
(6)一箭射天山:用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典故。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是唐代李益的七言绝句,是一首边塞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李益因仕途失意,曾客游燕赵之地,贞元年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因此有较多的塞上之作。《塞下曲》这首诗即为其中之一,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