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魏晋〕陶渊明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作品简介

《饮酒二十首·其十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组诗中的名篇。此诗通过描绘贫居荒宅的萧瑟景象,抒发了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并最终申明坚守本心、超脱穷达的人生态度。前四句以“灌木荒宅”“翔鸟无迹”的荒寂画面,隐喻世俗交往的断绝与精神的孤独;中间“宇宙悠”与“人生促”形成震撼对比,突显生命渺小;末句“委穷达”点明主旨,表示宁可安守贫困也不愿违背素志(自然本性)。全诗语言质朴而哲理深沉,将玄学思辨与日常生活体验完美融合,是陶渊明“任真自得”哲学思想的典型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归隐后期(约公元410年后)。诗人辞去彭泽令后,长期躬耕自资,生活陷入“环堵萧然”的贫困,但却获得了精神自由。诗中“荒宅”是其庐山脚下居所的真实写照,“无行迹”暗指与官场彻底决裂。“宇宙悠”“人生促”化用《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慨叹,但陶渊明并未陷入悲观,而是以“委穷达”(顺应命运)的豁达超越了生死焦虑,体现了魏晋玄学“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精髓,对后世文人应对逆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翻译注释

翻译

贫居无奈缺人力,灌木丛生住宅荒。

但见翱翔飞鸟在,无人来往甚凄凉。

无穷宇宙多久远,人世难活百岁长。

岁月相催人渐老,已白鬓发似秋霜。

我如不是任穷达,违背夙怀才悲伤。

注释

(1)乏人工:缺少劳力帮手。

(2)班班:显明的样子。《后汉书·赵壹传》:“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

(3)悠:久远。

(4)少至百:很少活到百岁。

(5)委:听任。

(6)穷达:指穷达之命。

(7)素抱:平索的怀抱,即夙志。

全文拼音版

yǐnjiǔèrshíshǒu··shí
pínréngōngguànhuāngzhái
bānbānyǒuxiángniǎoxíng
zhòuyōurénshēngshǎozhìbǎi
suìyuèxiāngcuībìnbiānzǎobái
ruòwěiqióngbàoshēn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相关推荐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其七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魏晋〕陶渊明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涤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魏晋〕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魏晋〕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饮酒二十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