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道情

〔元代〕张可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作品简介

《塞鸿秋·道情》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体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心境。头两句起势不凡,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欲求作为的形象。接下来描写行路风尘仆仆,亦传递出一种勇于前进的英雄气概。到第五、六句,笔势笔力渐缓渐弱,情绪萎葛下来。及至最末一句“老来莫起功名念'',道出了碌碌奔竞功名事业后的失落感和破灭感,语淡而慨深。

创作背景

根据曲意,《塞鸿秋·道情》此曲当作于张可久晚年时期,旨在表达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因资料缺乏,此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翻译注释

翻译

披着雕鞍的马匹,鬃毛上凝结着雪粒,沙沙作响。宝剑呼呼出鞘,耀闪着森森的寒光。半夜里踩着坚冰,逾越了大河大江。大清早伴着晓月起身离开客店,走出了村庄。独自一身领略行路的艰难,两鬓添上了白发苍苍。壮年已过,真不该再起什么求取功名的念想!

注释

(1)道情:道家看破红尘的情味。

(2)狻猊䩞:饰绘着狮子(狻猊)图案的马鞍。

(3)昆吾剑:产于昆吾的宝剑,能切玉如泥。昆吾,《山海经》中神山名。

(4)天堑:难以逾越的天然坑沟,多指大江大河。

全文拼音版

sāi鸿hóngqiū··dàoqíng
xuěmáoxiǎngsuāntiéshénguānglónghǒukūnjiànbīngjiānbàntiānqiànyuèhánxiǎocūndiànshēnxíngnánliǎngbìnqiūshuāngrǎnlǎoláigōngmíngniàn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塞鸿秋·春情

〔元代〕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塞鸿秋·代人作

〔元代〕贯云石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塞鸿秋·悔悟

〔元代〕刘庭信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