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道情》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体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心境。头两句起势不凡,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欲求作为的形象。接下来描写行路风尘仆仆,亦传递出一种勇于前进的英雄气概。到第五、六句,笔势笔力渐缓渐弱,情绪萎葛下来。及至最末一句“老来莫起功名念'',道出了碌碌奔竞功名事业后的失落感和破灭感,语淡而慨深。
塞鸿秋·道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根据曲意,《塞鸿秋·道情》此曲当作于张可久晚年时期,旨在表达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因资料缺乏,此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翻译注释
翻译
披着雕鞍的马匹,鬃毛上凝结着雪粒,沙沙作响。宝剑呼呼出鞘,耀闪着森森的寒光。半夜里踩着坚冰,逾越了大河大江。大清早伴着晓月起身离开客店,走出了村庄。独自一身领略行路的艰难,两鬓添上了白发苍苍。壮年已过,真不该再起什么求取功名的念想!
注释
(1)道情:道家看破红尘的情味。
(2)狻猊䩞:饰绘着狮子(狻猊)图案的马鞍。
(3)昆吾剑:产于昆吾的宝剑,能切玉如泥。昆吾,《山海经》中神山名。
(4)天堑:难以逾越的天然坑沟,多指大江大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塞鸿秋·山行警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塞鸿秋·代人作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塞鸿秋·金谷园那得三生富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
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钎禄?
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塞鸿秋·悔悟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
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
塞鸿秋·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
分分付付约定偷期话,冥冥悄悄款把门儿呀。
潜潜等等立在花阴下,战战兢兢把不住心儿怕。
转过海棠轩,映着荼縻架,果然道色胆天来大。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图画,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