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题七真洞

〔元代〕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作品简介

《鹧鸪天·题七真洞》是金朝政治家耶律楚材游道观时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佛比道,感朝代之兴替;下片写荒凉满目,叹人事之无常,寄寓了词人对人生、历史的无限深思。全词尽管体制短小,却写得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同时又笔触细腻,不失婉柔。

创作背景

词人是由金入元者,虽得元朝重用,但身历两朝,心灵深处自然不免有所隐痛。当词人目睹花落春归,道观倾圮时,便产生家国兴亡、人世沧桑之感,于是写下了《鹧鸪天·题七真洞》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七真道观已经倾塌颓败了,世间的人事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心中激荡着一种郁气便放歌远望,但依然免不了意气萧飒,心绪茫然。江山历经千劫,帝王的瑞气几度消亡,朝代几经变迁,在春风吹来的桃花、李花中又过了一年。

远山横亘大地,好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寒意未退的云岚悬浮在山顶,犹如架起一条通向天际的桥梁。原野上长满了野花,杜鹃悲凄地啼叫着,好像在向世人诉说自己的哀怨。这一切都让人忍不住质问“何限人间梦”,而面对一切的未知,只有到那能解千古忧的酒里寻找答案了。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于中好”。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2)七真洞:即纪念七真的道观,道家以茅盈、许穆等七人为七真。

(3)花界:犹香界,指佛寺。词中指道观。

(4)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瑞气。

(5)千劫:极言时间之久。

(6)平碧:犹平芜。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zhēndòng
huājièqīngtuíshìqiānhàoyáowàngmángránjiāngshānwángkōngqiānjiétáochūnfēngyòunián
héngcuìzhàngjiàhányānhuāpíngyuànjuānzhīxiànrénjiānmèngbìngchùchéndàojiǔbiān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17岁时中进士。兴定二年(1218),应成吉思汗之召,入克鲁伦河畔行官谒成吉思汗,并随其西征,经阿尔泰山,到达河中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他是一位政治家,又工于诗文,其诗通俗平易,不假矫饰。有《湛然居士集》等。

耶律楚材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石门道中

〔宋代〕辛弃疾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即事

〔清代〕文廷式

劫火何曾燎一尘?侧身人海又翻新。闲拈寸砚磨砻世,醉折繁花点勘春。

闻柝夜,警鸡晨。重重宿雾锁重闉。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