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画美人歌

〔宋代〕苏辙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

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

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

宛转踯躅从婴儿,倚楹俯槛皆有姿。

拥扇执拂知从谁,瘦者飞燕肥玉妃。

俯仰向背乐且悲,九重深远安得窥。

周生执笔心坐驰,流传人间眩心脾。

飞琼小玉云雾帏,长风吹开忽见之。

梦魂清夜那复追,老人衰朽百事非。

展卷一笑亦胡为,持付少年良所宜。

翻译注释

翻译

深宫里的美人对世事一无所知,每天只知道饮酒食肉、游玩嬉戏。

弹奏丝竹乐器,身着罗衣翩翩起舞,曲终后对着镜子梳理鬓眉。

高耸的发髻上垂着玉钗,双鬟秀美如同花萼的叶片般微曲。

婉约柔媚,像婴儿般踯躅而行,无论倚着柱子还是靠着栏杆都极有风姿。

手执扇子拂尘的人不知是谁,身材瘦削的像赵飞燕,丰满的像杨玉环。

美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既欢乐又悲戚,九重宫门深深紧闭,哪里能够窥视得到呢?

周昉拿起画笔心驰神往,将她们的美貌画下来流传人间,使人心神荡漾。

那美丽的飞琼和小玉,仿佛是云雾缭绕的帷幔中走出来的一般,忽然被长风吹开得以看见。

在清冷的夜晚,梦魂想要追寻那画中的美人,然而我已年老体衰,事事都觉得不称心。

展开画卷,微微一笑又能如何呢?还是把它拿给少年们看吧,正适合他们的年纪和心境。

注释

(1)深宫:指皇宫。

(2)饮酒食肉:指宫廷生活的奢华。

(3)游嬉:游戏、嬉戏。

(4)弹丝吹竹:弹奏丝竹乐器。

(5)罗衣:丝织的衣服。

(6)岌然:高耸的样子。

(7)玉钗:用玉制成的发钗。

(8)双鬟:古代年轻女子的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环形。

(9)萼叶:花萼与叶片。

(10)宛转:柔美、曲折。

(11)踯躅:徘徊不前。

(12)楹:房屋前的柱子。

(13)槛:栏杆。

(14)飞燕:赵飞燕,汉代著名的美人。

(15)玉妃:借指杨玉环,唐代的贵妃。

(16)九重:指深宫之内。

(17)周生:指唐代画家周昉。

(18)飞琼小玉:传说中的仙女。

(19)云雾帏:云雾缭绕的帷幔。

(20)衰朽:年老体衰。

全文拼音版

zhōufǎnghuàměirén
shēngōngměirénbǎizhīyǐnjiǔshíròushìyóu
dànchuīzhúluózhōngduìjìngbìnméi
rángāochāichuíshuānghuányǎotiǎoèwēi
wǎnzhuǎnzhízhúcóngyīngéryíngkǎnjiēyǒu姿
yōngshànzhízhīcóngshuíshòuzhěfēiyànféifēi
yǎngxiàngbèiqiěbēijiǔzhòngshēnyuǎnānkuī
zhōushēngzhíxīnzuòchíliúchuánrénjiānxuànxīn
fēiqióngxiǎoyúnwéizhǎngfēngchuīkāijiànzhī
mènghúnqīngzhuīlǎorénshuāixiǔbǎishìfēi
zhǎnjuǎnxiàowèichíshǎoniánliángsuǒ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兄苏轼同登嘉祐二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文以策论见长,风格冲和澹泊,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诗作清新自然,晚年尤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谪。政治主张稳健,史学造诣深厚,曾参与修撰《神宗实录》。著有《栾城集》《诗集传》等,其文学成就与苏轼并称"二苏",为北宋文坛重要代表人物。

苏辙的诗

相关推荐

周颂·清庙

〔先秦〕诗经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周颂·有瞽

〔先秦〕诗经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周颂·烈文

〔先秦〕诗经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周处

〔南北朝〕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郑交质

〔先秦〕左丘明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周颂·雝

〔先秦〕诗经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