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品简介

《过零丁洋》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七言律诗,中国爱国诗歌的巅峰之作。全诗以"辛苦遭逢"的仕途回顾起笔,"风飘絮-雨打萍"的比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危亡紧密交织;颈联"惶恐-零丁"的地名双关,创造性地将地理名称转化为心理状态;尾联"谁无死-照汗青"的生死宣言,以雷霆之势完成精神升华。诗人将儒家"成仁取义"的道德理想提炼为"丹心汗青"的永恒意象,其悲壮而不屈的格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最强音。

创作背景

《过零丁洋》此诗作于祥兴二年(1279年)文天祥被元军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时,时年44岁的诗人目睹南宋水军覆灭。诗中"四周星"指四年抗元岁月,"惶恐滩"在江西万安。作为绝命诗的不朽典范,明代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即受此诗启发,林则徐虎门销烟后手书"苟利国家生死以"亦本于此精神。1958年《红旗谱》以"丹心汗青"为革命者精神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释

(1)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2)干戈:指抗元战争。

(3)寥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4)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5)絮:柳絮。

(6)萍:浮萍。

(7)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8)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9)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0)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全文拼音版

guòlíngdīngyáng
xīnzāoféngjīnggānliáoluòzhōuxīng
shānsuìfēngpiāoshēnshìchénpíng
huángkǒngtāntóushuōhuángkǒnglíngdīngyángtànlíngdīng
rénshēngshuíliúdānxīnzhàohànqīng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学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狱中作《正气歌》明志,终慷慨就义。其诗文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气长存,展现铁骨丹心。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谥号“忠烈”。作品饱含爱国激情,被誉为“民族气节之象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邶风·式微

〔先秦〕诗经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别云间

〔明代〕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