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唐代〕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作品简介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诗人写奉诏北还,既喜得离涸泽,又愁高飞力弱,难胜重任;既盼早到长安,又思念零陵亲故等复杂心情。此诗在写景中寄托离情,离情依依,自然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至元和九年二月奉诏赴都,改任柳州刺史。三月赴任,途中路过零陵,有感作此诗,寄给在永州的亲朋好友。

翻译注释

翻译

经常想起纤小的鱼只能在一尺方圆的水泽中游荡,弱小的鸟儿直上云霄反而令人犯愁。

岸边堆起的古代记里程的土堠有许许多多,一个个在眼前晃过,使我知道离别的路程已经越来越远。

注释

(1)每忆纤鳞:每忆:常常想起。纤鳞:小鱼。

(2)尺泽:浅水池。

(3)翻愁弱羽:翻愁:愁绪翻滚,意为担忧。弱羽:无力的翅膀。

(4)丹霄:霞光红艳的天空,比喻高位。

(5)堠应:堠(hòu):古代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应:是。

(6)次第行看别路: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地。行看:又看,复看。别路:离别的道路。

全文拼音版

zhàozhuīdōuhuílínglíngqīn
měixiānlínyóuchǐfānchóuruòshàngdānxiāo
ànbànghòuyīngshùxíngkànbiéyáo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秋风函谷应诏

〔唐代〕徐惠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唐代〕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两汉〕刘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应诏赋得除夜

〔唐代〕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