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守廖献卿》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官府的文书事务繁杂困人,难得歇息;为官在外,故里田园荒秽,桃李无主。全诗语气连贯,明快畅达,一结换笔,意尤蕴藉。
寄袁守廖献卿
公移猥甚业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
已荒里社田园了,可奈春风桃李何。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寄袁守廖献卿》此诗为寄赠廖子孟而作。廖子孟,字献卿,安州人,初官建阳知县,后通判干州。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屯田郎中知袁州。其子廖正一,字明略,与苏门诸子交好。
翻译注释
翻译
官府的来往文书琐碎烦杂,有如竹笋丛生,狱论文案纷纷乱乱,有如蜜蜂分窠。
正偷空枕着手臂小睡,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才入梦境,又被衙门内的毫鼓声惊觉。
里社的田园早已荒芜了,即使到了春风吹拂、桃李盛开的时候,又有什么办法好想呢?
可以设想宜春这位贤能的太守,为什么没有书信来问候我这生病的维摩居士了。
注释
(1)公:指官府、官家。
(2)肱:手臂。
(3)鸣鼍:鼍鼓,一种打击乐器。
(4)病:生病,病中的。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李隐者
南汀新月色,照见水中蘋。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君住钿山湖,绿酒松花春。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
寄远十一首·其五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
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寄生草·间别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寄黎眉州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寄远
嫦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寄恨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
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