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矶

〔南北朝〕鲍照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作品简介

《登黄鹤矶》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头二句写登黄鹤矶所见景物,点明季节。中间六句写登上黄鹤矶所见的景物,围绕“悲”字而写,运用典故,一方面暗示离别家乡之悲伤,另一方面表示意外的奇遇实属茫然,留给自己的终将是深深的遗憾。最后二句,点明愁苦的心情,照应上文的断弦、悲歌。这首诗对仗工稳,遣词造句也形象生动,蕴藉含蓄。

创作背景

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秋,孝武帝刘骏第七子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今湖北江陵),诗人以子顼征虏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今湖北武昌),登黄鹤矶,为表达当时离别家乡的悲愁和倦于奔波的愁苦心情,写下了《登黄鹤矶》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树叶纷纷而落,江边渡口寒冷凄清,大雁南飞,北风呼啸着将秋天送来。

面对江流,因情绪激动而弹断琴弦,俯视逝水,因船夫之歌而引发伤悲。

没有前往江陵的车,但有西浮夏口之船。

江宁山上的红色石阶隐蔽不见,长江的众多支派引来暗绿色的水流。

感受着湘别、泪竹的传说,怀想着游女弄珠的故事。

怎么能因为音乐与饮食而感到快乐,从而忘记旅人心中的无穷悲愁。

注释

(1)商弦:弹奏商调的丝弦,即七弦琴的第二弦。

(2)棹讴: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3)郢: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4)夏:指夏口,在黄鹤矶的两南。

(5)三崖:指江宁(今江苏江宁)山。

(6)九派:指浔阳(今江西九江)至武昌一段长江上的众多支流。

(7)沧流:青色的水流。

(8)泪行感湘别:传说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为舜之二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追至洞庭,以涕挥竹,竹尽斑,遂投江而死。

(9)弄珠怀汉游:传说郑交甫在汉皋台下遇二女,皆佩大珠,交甫求得其珠,但不久二女与珠皆不见。

(10)药饵:当作“乐饵”,指音乐与饮食,用《老子》“乐与饵,过客止”之典。

全文拼音版

dēnghuáng
luòjiānghányànháifēngsòngqiū
línliúduànshāngxiánkànchuānbēizhàoōu
shìyǐngdōngyuánháixiàyǒu西
sānyǐndāndèngjiǔpàiyǐncāngliú
lèizhúgǎnxiāngbiénòngzhū怀huáihànyóu
yàoěrtàiduórényōu

作者介绍

鲍照(414—466),字明远,南朝宋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以乐府见长,风格雄健奔放,《拟行路难》开创七言歌行新风。代表作《芜城赋》以骈文写兴亡之叹,被誉为六朝名篇。因任临海王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死于乱军之中。鲍照诗风雄健奇崛,对后世李白、杜甫等影响深远,是南朝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重要作家。

鲍照的诗

相关推荐

登岳阳楼二首·其二

〔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代〕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登望楚山最高顶

〔唐代〕孟浩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登洛阳故城

〔唐代〕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扫叶楼记

〔清代〕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登杭州城

〔唐代〕郑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