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少

〔南北朝〕颜之推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没有定型,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交往亲密,容易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言谈举止,就算无心去学习,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与朋友相似。何况操行、技能等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和好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到了满是芝草和兰花的屋子,时间一久自己也变得芬芳;若是和不好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满是咸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己也变得腥臭。

注释

(1)神情:精神性格。

(2)与:结交。

(3)款狎:相互间关系亲。

(4)熏渍陶染:熏陶感染,即受影响。

(5)操履:操行,操守。

(6)艺能:技能。

(7)鲍鱼:指咸鱼,其气味腥臭。

(8)肆:店铺。

人在年少拼音版

rénzàiniánshào
rénzàiniánshàoshénqíngwèidìngsuǒkuǎnxiáxūntáorǎnyánxiàodòngxīnxuéqiánànhuàránzhīkuàngcāonéngjiàomíngzhěshìshànrénzhīlánzhīshìjiǔérfāngèrénbàozhījiǔérchòu

作品简介

本段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论述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作者以“芝兰之室”与“鲍鱼之肆”为喻,揭示人际交往中的潜移默化之力。全文逻辑严密,先析“潜移暗化”之理,再以经典比喻强化观点,体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注重环境熏陶的智慧,至今仍具深刻启示。

创作背景

此文创作于南北朝动荡时期(6世纪中后期),颜之推历经三朝更迭,目睹诸多士族子弟因交友不慎而堕落。结合自身阅历,在《颜氏家训》中系统阐述教子治家之道。本段针对青少年“神情未定”的特点,强调择友关乎品性养成,继承孔子“益者三友”思想,开创家训文体中环境教育论的先河。

作者介绍

颜之推(531—591),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相关诗文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菜人哀

〔清代〕屈大均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寄赠吴门故人

〔清代〕汪琬

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覆残棋。

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山短簿祠。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送人赴安西

〔唐代〕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元代〕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

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