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组诗。第一首诗以写江上风涛入手,以痛感世事艰虞作结,前半极写风浪的险恶,后半流露志士的悲辛,情在境中,深沉悲壮。第二首诗前两句着重写舟中所见的江岸平原的奇特景观;“江间”以下都是感叹生涯、忧伤不得志之语,也表达了一些激愤的感情。两诗句句紧健,语不轻出,极凝练道劲之能事,极见笔力和胸臆。
舟中二首·其一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舟中二首》这两首诗作于绍圣元年(1094)罢颍州教授后的归途中。作者此次免官,跟苏轼被贬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是被当局作为苏轼余党处置的。尽管因为他官轻位卑,未受严谴,但他家无积储,免官后生计又成问题。受了这些关涉到政治、家庭、师友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的影响,师道当时的心境很不好、情绪低落,也时露激愤之情。这两首就比较真实地反映他当时情绪状态,盖亦不平之鸣、借客观景物而表达出来。
翻译注释
翻译
狂风肆虐江面,巨浪翻卷奔腾,浑浊的江水奔涌,狂风愈发猖狂。
来势如万千战马千里突袭,威压笼罩三江五湖的浩瀚水域。
岸上荒芜处野火在黑夜中明灭,我独坐舟中辗转难眠等待黎明。
年少时便漂泊四方如今已白头,归乡的夙愿未尽,离愁却缠绕难休。
注释
(1)黄流:黄浊的水流。
(2)湍猛:水流急而猛。
(3)壮:猛烈。
(4)气:气势。
(5)残更:残夜。
(6)去国:离开国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月对驿近寺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清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舟中望月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舟行
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舟中读书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舟前小鹅儿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舟中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