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元代〕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蹋翠裀。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废天公万斛春。

作品简介

《牡丹》是元代诗人李孝光的一首咏物七言律诗。此诗以牡丹为吟咏对象,极尽赞美之辞,刻画其雍容华贵、艳冠群芳的风姿。首联“富贵风流拔等伦”直接点明牡丹的超凡地位;颔联以“画栏绣幄”“云锦霞裳”比喻其华丽盛放之态;颈联“天上有香能盖世”进一步夸张其香色无双;尾联则感慨牡丹之珍贵,需天公倾尽春光方能育成。全诗语言富丽,想象瑰奇,展现了元代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翻译注释

翻译

牡丹的富贵气质风流绝代,百花都低头向她致敬。

雕花的栏杆、锦绣的帷帐环绕着红玉般的花朵,像云霞般的衣裳轻轻踏在翠绿的茵毯上。

它的芳香能盖过世间一切,人间没有哪种颜色能与之媲美。

这样的名花本就难以栽培,大概要耗尽老天爷万斛的春光才能养成吧!

注释

(1)拔等伦:超越同辈,独一无二。

(2)芳尘:指牡丹散落的芬芳花瓣,象征其高贵气质。

(3)红玉:比喻牡丹花瓣如红宝石般晶莹美丽。

(4)翠裀:翠绿的草地,像地毯一样衬托牡丹。

(5)盖世:压倒世间一切。

(6)无色可为邻:没有能与之并列的颜色,形容牡丹艳冠群芳。

(7)合:应该、大概。

(8)万斛春:极言耗费的春光之多(斛是古代计量单位)。

全文拼音版

dān
guìfēngliúděnglúnbǎihuāshǒubàifāngchén
huàlánxiùwéihóngyúnjǐnxiáshangcuìyīn
tiānshàngyǒuxiāngnénggàishìguózhōngwèilín
mínghuānánpéizhífèitiāngōngwànchūn

作者介绍

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后在浙江雁荡山五峰下讲学,从学者甚众。至正三年(1343)应召入京,为秘书监著作郎,迁文林郎,秘书监丞。工诗,亦工文。有《五峰集》。

李孝光的诗

相关推荐

牡丹

〔唐代〕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唐代〕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芳

〔唐代〕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牡丹

〔唐代〕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杆。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牡丹花

〔唐代〕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