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明月何皎皎诗

〔魏晋〕陆机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作品简介

《拟明月何皎皎》是晋代文学家陆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抒写主人公因季节的变化而感到独抱离别之恨,痛苦无穷。首四句先写月入窗牖揽之不能盈手,中四句写由风凉蝉鸣而来的节物之感,末二句写游宦无成结出离思难守之意。全诗景是实景,情是真情,情感真挚,富有意趣。

创作背景

陆机《拟古》十二首,都是摹拟《古诗十九首》而作。这是其中的第六首,拟《古诗十九首》的最末一首《明月何皎皎》。其意旨颇有争议,或以为是写一个女子看见月光而思念丈夫,或以为这是一首客子思乡之作。陆机本是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迢迢千里,北上洛阳,虽曾以文章著名于世,历任文武多职,终因思归,常郁郁寡欢。因月色而引发思乡之情,则作此诗以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静卧于北堂之内,月光从窗外照进。

看着朦胧的月色,想去握住却什么也握不到。

凉风绕着回廊,寒夜蝉鸣于柳树。

来回走动,感触季节景物变化,我离家已很久了。

进取功名尚无成果,怕再也熬不住思乡之苦了。

注释

(1)寝:卧。

(2)北堂:向北的正室。

(3)牖:窗。

(4)照之:指月光照到窗户。

(5)揽:采。

(6)盈:满。

(7)凉风:指北风。《尔雅》:“北风谓之凉风。”

(8)曲房:有曲廊的屋子。指思妇所居。

(9)踟蹰:即踟躇,徘徊的样子。

(10)我行:应是离开我而行。

(11)游宦会无成:这句是说丈夫远游仕宦不会成功。游宦:远游仕宦。会:当。无成:不能成名。

(12)离思难常守:这句是说自己怀离别之思难以长守。离思:离别的愁思。

全文拼音版

míngyuèjiǎojiǎoshī
ānqǐnběitángshàngmíngyuèyǒu
zhàozhīyǒuhuīlǎnzhīyíngshǒu
liángfēngrǎofánghánchánmínggāoliǔ
chíchúgǎnjiéxíngyǒngjiǔ
yóuhuànhuìchéngnánchángshǒu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逊、父抗,皆三国吴名将。少时任吴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末,与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成都王司马颖讨长沙王司马乂时,任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被谗,为颖所杀。其诗注重藻绘排偶,多拟古之作。也善骈文。所作《文赋》以赋体论述作文利弊,是古代重要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

陆机的诗

相关推荐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南北朝〕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拟行路难·其十八

〔南北朝〕鲍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拟古九首·其九

〔魏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