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汝弘山中见寄
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答黄汝弘山中见寄拼音版
答黄汝弘山中见寄
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作者介绍
黎民表(1515—1581),字惟敬,号瑶石山人,广东从化人。明代“南园后五子”之一。官至布政使参议。工诗,善书画,尤以隶书闻名当时。其文才与黄佐等齐名,著有《瑶石山人稿》、《清泉精舍小志》。黎民表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寄山中旧知七首·其七
秋至池阁静,天高林薄疏。
西园有佳处,那得与君俱。
山中早行
前山经夜雨,独往步春泥。
天岸日将出,田家鸡更啼。
孤烟行处起,旷野望中低。
犹喜逢樵客,相将过数溪。
月夜山中感兴·其一
坐稳蒲团一事无,上方月色出扶疏。
老僧偏有南楼兴,笑指峰头玩玉壶。
题山中归隐图为萧与靖赋
高人霞裾青玉筇,径行自挟双青童。
飘然独往不可挽,逸气矫矫如飞鸿。
峰回涧折流淙怒,仿佛崖阴见行路。
云间桃洞如可寻,亦欲从君度桥去。
题许霍州如圭所画誉溪图送张秉文徵士还山中
许侯作画如作字,点缀清妍极风致。
此图偶为张君写,雪茧参差出空翠。
张君于我同乡人,每对画山情更亲。
就中大似爵誉景,遥见武姥青嶙峋。
我欲披云扪绝顶,手招陶皮漱丹井。
千年石室望来深,六月松风坐中冷。
山原草荒行者稀,伊谁读书方掩扉。
如此林阴两茅屋,安得与子长相依。
禾溪向东石桥路,犹忆往年携酒处。
春风几落杜鹃花,归梦微茫隔烟雾。
许侯今在太行西,君亦南还寻故栖。
卷图相送一肠断,烟柳满河莺乱啼。
山中
荣枯皆定数,枉作送穷吟。
有色非真画,无腔是古琴。
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
尘外烟萝客,相寻入远林。
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山中苦雨·其四
几旬不出意何穷,静检遗经较异同。
忽听儿童报晴霁,杖藜看日上孤峰。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其六
门第琅琊集凤鸾,阿戎多病带围宽。
乌衣巷口头俱黑,绿竹林中影不单。
芳岁蹉跎看渐晚,哀吟抗脏和应难。
何如携手江楼醉,赵女清歌张女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