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唐代〕温庭筠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作品简介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是温庭筠以边塞为背景的闺怨词。此词上阕以"惊雁飞雪"的塞外苦寒景象开篇,通过"玉连环"、"金镞箭"的征战物象,展现戍边将士的艰辛;下阕陡转"画楼离恨"的闺阁场景,以"杏花红"的明媚春色反衬思妇的孤寂,在29字中构建出时空交错的强烈对比,突破传统闺怨词的格局,展现了温庭筠词作中罕见的边塞气象。

创作背景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此词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当时吐蕃、回鹘屡犯边境。温庭筠将"蕃女"(边地女子)引入传统闺怨题材,通过"碛南沙"(沙漠南缘)与"画楼锦屏"的空间并置,既反映唐代边患频仍的社会现实,又创新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是花间词中独具边塞风骨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碛南沙上的烽火,一次次把雁群惊飞起,像千里飞雪漫卷戈壁。连环弩,金簇藜,年年征战箭如雨。画楼中的美人,也恨这战火中的别离,愁时看着红杏花,独坐锦屏前。

注释

(1)蕃女怨:词牌名,为温庭筠所创,《金奁集》入“南吕宫”,七句三十一字,四仄韵,两平韵。

(2)碛:浅水中的沙石,这里指边塞荒漠之地。

(3)玉连环:征人服饰物。《战国策·齐策》:“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以玉连环。”这里是指征人的用具,如铁链之类的东西。

(4)金镞箭:装有金属箭头的箭。镞:箭头。

(5)锦屏:有彩画的屏风。

全文拼音版

fānyuàn··nánshāshàngjīngyàn
nánshāshàngjīngyànfēixuěqiānliánhuánjīnjiànniánniánzhēngzhànhuàlóuhènjǐnpíngkōngxìnghuāhóng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