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行赠郭法曹思聪

〔宋代〕晁补之

越罗作衫乌纱帻,长安青云少年客。梁门门西狭斜陌,飞阁氤氲多第宅。

南威十五桃花色,箫管哀吟动魂魄。银槽压酒倾琥珀,青丝络头飞赭白。

韩狗胡鹰快多获,少年意气区中窄。金昆玉季盈十百,君独飘翩异风格。

十岁铅丹事书册,岂徒新丰困寒阨。能犯龙头请恩泽,送君此行无怆恻,努力功名传烜赫。

它年寻我吴山侧,踯躅盈山禽磔磔。

长安行赠郭法曹思聪拼音版

chángānxíngzèngguōcáocōng
yuèluózuòshānshāchángānqīngyúnshǎoniánliángménmén西xiáxiéfēiyīnyūnduōzhái
nánwēishítáohuāxiāoguǎnāiyíndònghúnyíncáojiǔqīngqīngluòtóufēizhěbái
hángǒuyīngkuàiduōhuòshǎoniánzhōngzhǎijīnkūnyíngshíbǎijūnpiāopiānfēng
shísuìqiāndānshìshūxīnfēngkùnhánènéngfànlóngtóuqǐngēnsòngjūnxíngchuànggōngmíngchuánxuǎn
niánxúnshānzhízhúyíngshānqínzhézhé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文学家。元丰二年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文俱佳,词风清丽,近柳永;散文流畅,得苏轼真传。代表作《摸鱼儿·东皋寓居》等词作,写隐居闲适之乐,语言明快。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晚年隐居金乡,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其文学创作融合豪放与婉约,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晁补之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春游

〔唐代〕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长安书怀

〔唐代〕秦韬玉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长安有狭邪行

〔南北朝〕徐防

长安有勾曲,勾勾不通驿。

涂逢二绮衣,夹路访君室。

君室近霸城,易识复知名。

大息登金马,中息谒承明。

小息偏爱幸,走马曳长缨。

三息俱入门,车服尽雕轻。

三息俱上堂,嘉宾四座盈。

三息俱入户,室内有光荣。

大妇缣始呈,中妇绣初营。

小妇多资媚,红纱映削成。

上客且安坐,胡床妾自擎。

长安道

〔明代〕于慎行

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

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

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

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

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

夹道金羁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塞。

人生得意自辉光,刺谒纷纭满路旁。

一笑看人回禄命,片言酬客腐肝肠。

小子胜衣皆受印,苍头结绶亦为郎。

貔虎三千陈列第,鸳鸯七十闭东厢。

银床月莹流苏帐,翠幕烟浮玳瑁梁。

镫前北里千金舞,座上宜城九酝觞。

年去年来无旦暮,春花秋月依然度。

歌吹平连长乐钟,林园直接新丰树。

祗知娱乐不知忧,转眼荣华逐水流。

谁道冰山可永峙,谁言天雨可重收。

曾闻上将幽钟室,曾见元公赐养牛。

博陆门前罗鸟雀,平津邸内走鼪鼬。

古来世事浑如许,道上垂杨不解语。

唯有东陵旧日侯,瓜田看尽青门雨。

长安喜逢彭禹峰

〔清代〕赵宾

湖海元龙气未除,雄心寂寞付樵渔。

樽开北海新桑落,膝抱南阳旧草庐。

倜傥指挥天下事,才华驱使古今书。

含香朝罢门庭冷,扫径同君赋《子虚》。

长安道

〔宋代〕陆游

千夫登登供版筑,万手丁丁供斫木。歌楼舞榭高入云,复幕重帘昼烧烛。

中使传宣骑飞鞚,达官候见车击毂。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

人生易尽朝露晞,世事无常坏陂复。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君不见野老八十无完衣,岁晚北风吹破屋。

长安岭

〔明代〕陈琏

晓到长安岭,关城近碧峰。

已看红日上,犹见白云封。

戍卒虽严守,行人竟少逢。

怀来欣在望,烟树翠重重。

长安闸

〔宋代〕范成大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

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

是间袤丈许,舳舻蔽川来。

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

篙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

摧摧势排轧,汹汹声喧豗。

偪仄复偪仄,谁肯少徘徊。

传呼津吏至,弊盖凌高埃。

嗫嚅议讥征,叫怒不可裁。

吾观舟中子,一一皆可哀。

大为声利驱,小者饥寒催。

古今共来往,所得随飞灰。

我乃畸于人,胡为乎来哉。

长安老山人行

〔明代〕邓云霄

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

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

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

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

堪叹出山泉水浊,当年未读北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