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一重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秋日山水为背景,通过层叠的意象群展现思妇的缠绵愁绪:上片"一重山"的递进式描写,构建出空间上的阻隔感;"枫叶丹"的热烈色彩反衬相思之苦。下片"菊花开残"暗示时光流逝,"塞雁高飞"反衬游子不归,结句"一帘风月闲"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明净,意境空远,将民歌的复沓手法与文人词的雅致相结合,体现了李煜前期词"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长相思·一重山》此词创作时间当在李煜即位(961年)至亡国(975年)期间,属其宫廷词作。内容虽沿袭传统闺怨题材,但"山远天高"的宏大视角已显露后期词风端倪。词中"塞雁"意象或与当时南唐面临北宋军事压力有关,反映宫廷享乐背后隐伏的政治危机。赵崇祚《花间集》未收此词,现存最早见于明代《花草粹编》,真伪尚有争议,但学界多认可其艺术价值。
翻译注释
翻译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
(4)丹:红色。
(5)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6)帘:帷帐,帘幕。
(7)风月:风声月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长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惜梅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村姑儿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长相思·面苍然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长相思·云千重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长相思·风萧萧
风萧萧,雨骚骚。风雨萧骚梧叶飘,潇湘江畔楼。
云迢迢,水遥遥。云水迢遥天尽头,相思心上秋。
长相思·花深深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