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作品简介

《长相思·一重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秋日山水为背景,通过层叠的意象群展现思妇的缠绵愁绪:上片"一重山"的递进式描写,构建出空间上的阻隔感;"枫叶丹"的热烈色彩反衬相思之苦。下片"菊花开残"暗示时光流逝,"塞雁高飞"反衬游子不归,结句"一帘风月闲"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明净,意境空远,将民歌的复沓手法与文人词的雅致相结合,体现了李煜前期词"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长相思·一重山》此词创作时间当在李煜即位(961年)至亡国(975年)期间,属其宫廷词作。内容虽沿袭传统闺怨题材,但"山远天高"的宏大视角已显露后期词风端倪。词中"塞雁"意象或与当时南唐面临北宋军事压力有关,反映宫廷享乐背后隐伏的政治危机。赵崇祚《花间集》未收此词,现存最早见于明代《花草粹编》,真伪尚有争议,但学界多认可其艺术价值。

翻译注释

翻译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

(4)丹:红色。

(5)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6)帘:帷帐,帘幕。

(7)风月:风声月色。

全文拼音版

chángxiāng··chóngshān
chóngshānliǎngchóngshānshānyuǎntiāngāoyānshuǐhánxiāngfēngdān
huākāihuācánsàiyàngāofēirénwèihuánliánfēngyuèxián

作者介绍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君主,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亡国后作品如《虞美人》《浪淘沙》等,抒写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哀婉凄绝,开拓了词的境界。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杀。其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被誉为“词中之帝”,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煜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