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是唐代诗人张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孤城被围的紧张情形,颔联描绘浓郁的战斗气氛,颈联写战士们顽强的战斗精神,尾联则表现诗人忠贞不屈的崇高品格。诗人在诗中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和形势的险峻,表现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全诗语言洗炼,富有理性,沉郁苍凉。
闻笛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驱所部攻阳。守将许远告急,诗人自宁陵引兵入睢阳,与许远共守孤城。《闻笛》这首诗作于围城中。
翻译注释
翻译
当我登上城楼举日远眺,安史叛军已经迫近城郊。
外界隔绝局势无法了解,天意如何胜负难以预料。
我的军营前面就是边塞,连续苦战已被阵云笼罩。
白天黑夜在这更楼上面,羌笛声声隐约可以听到。
注释
(1)岧峣:形容山岭高峻,这里指屹立的城楼。
(2)虏骑:指安庆绪的叛军。
(3)附:紧贴。
(4)城阴:城北。
(5)风尘色:指敌情。
(6)天地心:古代迷信,以为一切(包括战乱)都有上天安排。
全文拼音版
闻笛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作者介绍
张巡(709—757),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开元末进士,天宝中为真源令。安史乱爆发,起兵抗敌,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后与许远一同坚守睢阳,最后粮尽援绝,城陷就义。《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相关推荐
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捷
闻说官军取乞誾,将军旗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闻邻船吹笛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闻蛙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知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闻籍田有感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闻子规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闻科诏勉诸子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