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韦苏州调啸词二首·其一

〔宋代〕苏辙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莫归。莫归莫归归莫,长笛一声何处。

翻译注释

翻译

渔父啊渔父,每天漂泊在水上,微风细雨拂面。披着青色的蓑衣,戴着黄色的竹笠,喝着红酒,带走捕了一天的鱼,在日暮中归去。在日暮中归去,在日暮中归去,日暮也要归去,不知何处又传来袅袅笛音……

注释

(1)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2)箬: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在这代指竹笠。

全文拼音版

xiàowéizhōudiàoxiàoèrshǒu··
shuǐshàngwēifēngqīngsuōhuángruòshanghóngjiǔbáiguīguīguīguīzhǎngshēngchù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兄苏轼同登嘉祐二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文以策论见长,风格冲和澹泊,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诗作清新自然,晚年尤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谪。政治主张稳健,史学造诣深厚,曾参与修撰《神宗实录》。著有《栾城集》《诗集传》等,其文学成就与苏轼并称"二苏",为北宋文坛重要代表人物。

苏辙的诗

相关推荐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宋代〕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谒金门·凭画槛

〔清代〕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宋代〕吴文英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低颦处、翦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雪梅香·景萧索

〔宋代〕柳永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洞仙歌·雪云散尽

〔宋代〕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踏莎行·画鼓催春

〔宋代〕黄庭坚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