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对邵尧夫的和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潇洒乐观人生观的钦佩与赞美。此诗充满着知命之感,是司马光自己退居洛阳著书时的真实情感体验。这首诗语言平实,清切有味。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灵台无事日休休,安乐由来不外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闲游。
松篁亦足开青眼,桃李何妨插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司马文正公集》未收,附载于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十,熙宁七年(1074年)作。邵雍原诗题为《安乐窝中吟》,司马光和诗题目亦无“职事”二字。但雍诗第一首第一句云:“安乐窝中职分修”。一些选本遂在和诗题上加了“职事”二字(如陈衍《宋诗精华录》)。邵雍长期住在洛阳,把自己所居寝息之处取名叫安乐窝,并自号安乐先生。熙宁三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司马光所和邵雍诗,多附载《击壤集》中。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心灵宁静无事天天都一样悠闲,安乐从来不必到身外去谋求。
细雨寒风的时日宜于独自静坐,天气和暖景色佳丽就出外闲游。
松竹苍翠足以令人双眼愉悦,艳美的桃李花又何妨插在白头。
我把著书当作自己的职业,为了盼待你共赏春色我偷暇登上高楼。
注释
(1)邵尧夫:邵雍(1011-1077年),北宋理学家,字尧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业。
(2)安乐窝:西京留守王拱辰为邵雍治园建屋,名安乐窝。
(3)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官,此处为戏称。
(4)灵台:谓心。
(5)休休:安闲貌。
(6)篁:竹的通称。
(7)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8)插白头:插在白头上。
(9)偷暇:趁有空。
(10)上高楼:看春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司马光的诗
相关推荐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和沈石田落花诗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和新乡二十一弟华严水亭二首·其一
渚蒲淅淅风犹急,岸柳纤纤雨尚余。
栖鹭宿鸥浑去尽,泝溪还有两三鱼。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江如晓天净,石似暮霞张。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和答木庵英粹中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
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
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松树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