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中三首·其三

〔明代〕王守仁

风景山中雪后增,看山雪后亦谁曾?

隔溪岩犬迎人吠,饮涧飞猱踔树腾。

归骑林间灯火动,鸣钟谷口暮光凝。

尘踪正自韬笼在,一宿云房尚未能。

琅琊山中三首·其三拼音版

lángshānzhōngsānshǒu··sān
fēngjǐngshānzhōngxuěhòuzēngkànshānxuěhòushuícéng
yánquǎnyíngrénfèiyǐnjiànfēináochuōshùténg
guīlínjiāndēnghuǒdòngmíngzhōngkǒuguāngníng
chénzōngzhèngtāolóngzài宿yúnfángshàngwèinéng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创立“心学”,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对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平定为患江西的宁王之乱,展现军事才能。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文集为《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得玉藻侄捷报

〔明代〕张嗣纲

紫泥封到小茅庐,报到吾家千里驹。

姓字叨蒙标虎榜,勋名应拟达云衢。

九秋丹桂风飘细,三月桃花浪涌高。

我亦教孙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踪无。

初夏山中即景

〔清代〕实乘

芳春景已移,且试山中乐。

孤筇步幽厓,新林荡寂寞。

清和景物佳,掩映朝岚薄。

岩栖已岁馀,相对俨如昨。

何从寄雅怀,于此契酬酢。

鸟逐岚光散,花随磬声落。

为言素心人,遐赏愿有作。

山中楚辞·其二

〔宋代〕高似孙

月澄午兮收云,嚼鲜芳兮予酒。

朝列宿兮将举,炯其北兮惟斗。

斡四令兮无惰,活元气兮眑眑。

一罍兮上诉,思超凡兮辞垢。

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山

〔宋代〕陆游

鹤鸣山空无鹤来,青霞嶂深天壁开。

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

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

幽禽飞鸣报客至,奇树璀璨知谁栽。

花藤怪蔓白昼暗,奔猿落狖无时哀。

路穷尚蹑一千级,忽见密竹藏楼台。

共言神僧昔住此,至今光景如天台。

支筇负笠出复没,喜动妇人惊提孩。

高人何至作狡狯,无乃玩世聊相诙。

不然学道穷实际,讵舍正大崇奇瑰。

儒林丈人学擅世,馀事尚压蔡与崔。

名山未死可再到,此士一失难重陪。

赞府摘山事如织,摆拨领客何奇哉。

境幽神怆不可住,归倩玉手传金杯。

山中书怀奉寄叶实夫

〔明代〕朱同

投迹深林百念休,春花秋月与追游。

雨馀山色朝当户,风外溪声夜满楼。

已?归耕辞虎口,还思结友效龙头。

吟馀独上南冈望,犹自空怀杞国忧。

山中旧斋

〔明代〕袁宏道

山禽漠漠堕霜翎,户外长搜老茯苓。

蒲柳根中抽夏笋,桃花枝上寄冬青。

竹蜂入壁垂千穴,夭棘萦丝满一庭。

犹有数行残粉字,古槐西角旧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