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青天无云月如烛》是唐代的一首无名氏诗作,以清冷的夜景衬托闺中女子的孤寂之情。首句“青天无云月如烛”以皎洁月光比喻烛光,渲染静谧而凄凉的氛围;次句“露泣梨花白如玉”运用拟人手法,写梨花带露如泪,暗喻美人哀愁。后两句“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借子规(杜鹃)悲啼不止,烘托女子彻夜难眠的孤独。全诗语言凝练,意象凄美,含蓄地表达了深闺怨女的相思之苦。
杂诗·青天无云月如烛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夜空晴朗无云,明月如烛火般明亮;露珠滴在梨花上,宛如泪水沾湿了白玉。
杜鹃鸟整夜哀鸣,直到天色渐亮;美人独自一人,在空荡的房中度过长夜。
注释
(1)月如烛:比喻月光皎洁明亮,如同烛火,突出夜晚的寂静与清冷。
(2)露泣:露水滴落,拟人化手法,仿佛露水在哭泣,渲染哀伤氛围。
(3)梨花白如玉:梨花洁白无瑕,象征美人的纯洁与孤独。
(4)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凄厉,古诗中常寓哀怨、思归之情,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啼到明:从夜晚啼叫到天明,暗示美人彻夜未眠,愁思深重。
(6)美人:既可指容颜姣好的女子,也可喻指怀才不遇的君子。
(7)空房:空虚寂寞的居所,强调孤独无依。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杂诗二首·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杂诗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杂诗三首
【其一】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
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
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其二】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杂诗四首·其四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杂诗十二首·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杂诗七首·其三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杂诗十二首·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杂诗十二首·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