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知章诗》此诗是唐代诗人顾况唱和贺知章之作,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吴地(今江浙)风物与民族融合现象。前两句“银盘盛炒虾”“莼菜乱如麻”直写江南特色饮食,充满市井生活气息;后两句以“汉女嫁吴儿”“吴儿是汉爷”的巧妙绕口令式表达,调侃中见深意,既反映唐代汉吴地域通婚的普遍,又暗含文化交融的积极态度。语言浅白活泼,打破传统诗作的典雅范式,体现顾况诗歌平易通俗、不拘格套的特色。
和知章诗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和知章诗》此诗作于中唐时期(约公元8世纪中后期),时顾况与贺知章同朝为官,贺知章晚年归隐镜湖(今浙江绍兴),顾况以此诗相和。诗中“镜湖莼菜”呼应贺知章乡居生活,“汉吴通婚”则折射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顾况素以戏谑讽世见长,此诗亦以俚俗之语寄寓对文化交流的赞赏,颇具竹枝词风味。
翻译注释
翻译
雕嵌着花纹的银盘中盛着炒过的虾子,碗中盛着莼菜根熬的汤,所以看上去乱得像麻一样。
你们北方的女子经常嫁给我们南方的汉子,那北地女子生下的孩子算是你们北方人,我们吴地人不就是北方仁的爹了么!
注释
(1)钑镂:用金银在器物上雕嵌花纹。
(2)镜湖:即今绍兴鉴湖,以大禹在会稽山下铸镜的传说而得名。
(3)吴儿:吴地少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和孙明府怀旧山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
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