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

〔唐代〕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春风刮起,先吹开了苑中的梅花,紧接着樱花、杏花、桃花、梨花都相继开放。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就连那树边的荠花和生长在深村里的榆荚也好像在说,春风是为我而吹来。

注释

(1)先发:最先催开。

(2)苑:畜养禽兽并种植林木的地面。多为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3)次第:依次,一个挨着一个。

(4)荠花:荠菜花。荠菜即今田边地中生长的一种野菜,又叫荠荠菜,嫩时可食。

(5)榆荚:榆树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6)我:指荠花、榆荚,此处暗指地位不高的人。

春风拼音版

chūnfēng
chūnfēngxiānyuànzhōngméiyīngxìngtáokāi
huājiáshēncūndàochūnfēngwèilái

作品简介

《春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梅花、樱花、杏花、桃花、梨花在春风中纷纷开放,后两句写深村里的荠花、榆荚也欢呼春风吹来,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同时借物咏志,暗含对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不满,希望统治者不要有所偏私。全诗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运用拟人手法,将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富于情韵。

创作背景

《春风》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当时白居易在洛阳任河南尹。不管是名卉还是野花,春风对待它们都是平等的,不会厚此薄彼。诗人由此写下这首诗,寄托了对统治者重用人才、不要有所偏私的愿望。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春暮

〔宋代〕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尽

〔唐代〕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日客怀

〔明代〕于谦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春怨

〔唐代〕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春风

〔宋代〕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