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其四》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怀人感旧之作,属其《感旧》组诗第四首。此诗以春山烟雨的迷离之景起兴,通过“吴苑夜雨”“邮亭孤眠”等意象,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之情推向极致。诗中“青鸟”“锦瑟”等典故的运用,既深化了时空阻隔的怅惘,又以“记流年”的无奈,抒发了对往昔情谊的深切追忆。全诗语言凄清婉丽,情感沉郁缠绵,体现了黄景仁“哀怨如诉”的独特诗风。
感旧·其四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感旧·其四》此诗约作于清乾隆年间,黄景仁游历江南期间。诗人一生漂泊,与亲友聚散无常,此诗或为追忆某段刻骨铭心的情谊而作。“吴苑”暗指苏州(黄景仁曾寓居此地),“邮亭”为古代驿站,象征旅途中的孤寂。诗中“微之”或借指友人(元稹字微之,常用以代指知己),然更可能是以典故自喻,表达对人生无常、情谊难继的深沉感慨。黄景仁诗多写穷愁潦倒之境,此诗即为其情感世界的典型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从此分别以后,你我音信全无,远望春山如同你的黛眉,但草烟迷漂,难见你的身影。
自己因思恋情人眼泪比长洲苑三更的雨水还多,离恨使得人整夜不眠。
哪有青鸟(信使)传递我们别后的相思(话语)?姑且将恋情刻记在逝去的年华上。
将来假如我经过你那里,你我都只能百转千回,徒然叹惜。
注释
(1)音尘:信息。
(2)悄然:指没有信息。
(3)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常作妇女眉毛的代称。
(4)吴苑:吴王之苑。在江苏吴县,又名长洲苑。此处不是实指。
(5)邮亭一夜眠:化用宋人陶穀《风光好》词。据传宋臣陶榖出使南唐,驻留驿馆。南唐韩熙载命妓女秦弱兰伪为驿卒女;陶殼悦其颜色,因与相好,作《风光好》词,词中有“祇得邮亭一夜眠”句。邮亭:旧时传递文书时停顿的处所。借指旅舍。
(6)讵:岂。
(7)青乌:即青鸟。旧称传信使者为青鸟。事见《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武故事》。
(8)缄:缄封。
(9)别句:别后的语句。
(10)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11)他时:他日,将来。
(12)脱便:或许。
(13)微之:指唐诗人元稹,字微之。
(14)百回千转:《莺莺传》载崔莺莺嫁人后,张生经过其居曾求见,崔不出见,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景仁的诗
相关推荐
感事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感讽五首·其二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
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感事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八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感春四首·其三
倚天照海倏然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感遇·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59,孤鳞安得宁。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六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