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作品简介

《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创作背景

《重阳席上赋白菊》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翻译注释

翻译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

(1)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

(2)孤丛:孤独的一丛。

(3)白头翁:诗人自谓。

全文拼音版

chóngyángshàngbái
mǎnyuánhuājīnhuángzhōngyǒucóngshuāng
háijīnzhāojiǔbáitóuwēngshàoniánchǎ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重阳日荆州作

〔唐代〕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重过圣女祠

〔唐代〕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重有感

〔唐代〕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