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梁任父同年

〔清代〕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作品简介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2003年6月29日在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六周年的日子,温家宝总理在讲话时引用这首诗,祝愿香港,抒发了深切的忧国、爱国之情。

创作背景

诗人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甲午海战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心怀悲愤并写下《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重任?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

注释

(1)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诗人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

(2)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3)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4)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

(5)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全文拼音版

zèngliángrèntóngnián
cùncùnshāncùncùnjīnkuǎfēnlièshuírèn
juānzàibàiyōutiānlèijīngwèiqióngtiánhǎixīn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官至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参加戊戌变法。出使过日本、英、美诸国,有爱国思想,对中法、中日之战反对屈辱外交。著有《人境庐诗草》等。

黄遵宪的诗

相关推荐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唐代〕李翱

【其一】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赠郑交

〔宋代〕黄庭坚

高居大士是龙象,草堂丈人非熊罴。

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

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雕舞衣。

开径老禅来煮茗,还寻密竹迳中归。

赠翰林张四学士

〔唐代〕杜甫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

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赠远二首

〔唐代〕薛涛

【其一】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其二】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赠柳圆

〔唐代〕李白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